6月26日,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(下称运医所)启动“体医结合”科学健身示范区开放日活动。运动处方门诊、脊柱健康门诊正式开诊,体育医院官方网站全新改版、“运动处方与健康管理”公众号也正式上线。
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中指出,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,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。实现全民健康,除了需要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外,体育锻炼的作用不容忽视。
体医结合推动全民健身
近年来,中国慢病人群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,面对慢性疾病,医学界一直以来主要采取生物医学手段,对其进行治疗。而近期诸多研究发现,科学的运动对于高血压、心脏病等慢性病治疗都具有一定帮助,“体医结合”成为医学界新的研究领域。
据运医所所长谢敏豪介绍,“体医结合”是依托体育医院医疗优势资源,将体育科学的理念与现代医学理念相融合,打造出“体医结合”新型健康管理模式。“ 体医结合 的出现,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体育运动对人体有益影响的优势,通过改变人们生活方式,将慢病治病变成慢病预防,从而达到管理健康的目的。”谢敏豪说。
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胡扬几年前就开始关注“体医结合”,他认为,“体医结合”可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。“当前,全民健身还是相对独立的,在体育和医疗的结合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可以通过建立 体医结合 的管理机制,形成联动,进行推进。”
开展服务惠及更多民众
“现在老百姓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很高,但是缺乏科学健身的指导。运动怎样促进健康、运动怎样干预慢性病,急需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去破解。”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刘国永表示,运医所体育医院是“体医结合”一个很好的开端。
据介绍,运医所体育医院为运动医学专科医院,科室设置涵盖运动损伤及运动性疾病两大领域,北京市参保人员可直接在体育医院就医,享受国家医保报销待遇。
除此之外,全国不少地方也在积极探索实践“体医结合”:
在山东青岛崂山区,为老年人量身订制慢病“运动处方”,且图文并茂、通俗易懂,保证让老年人看得明白、做得容易、乐意参与。
在上海市嘉定区,采取社区工作模式,在各乡镇街道建立运动干预点,培养市民的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。
在湖北武汉,制定出社区健康主动介入计划,构建全民健身站点,实现每个区每个街道拥有站点5个以上,让健康、人性化的生活方式深入居民百姓家。
“想要健身,家门口就有公园和广场;想了解运动的效果,社区里的 健身e家 就能开出 运动处方 ……”说起现在的生活,武汉市江汉区德望社区的万旭民满心欢喜。
资源整合解决供需矛盾
在2015年,“运动防护师”这一新兴行业被正式编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》。运动防护师是指在体育活动中,从事医疗保障的人员。随着全民健身的开展,其有了新的内涵。
“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,这对开展好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工作都很重要。”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院长李国平表示,随着全民健身工作的推进,人们对专业、个性化的运动医学服务需求不断增加,从而产生了非常大的供需矛盾。
为解决这一矛盾,李国平表示,需要体育部门和医疗部门将优质资源整合起来,从人才培养、工作分类等方面打通部门之间的壁垒,形成合力,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促进全民健康的目标。
“我们的一些老师到部队指导军人锻炼,像因为跑步姿态错误而引起胫骨骨膜炎等问题,经过科学指导后损伤率降低了。”胡扬举例说明了体育与医疗的合作成效,他认为,运动防护师需要具有医学知识储备,同时医务人员也应掌握运动医学的相关知识:“医务人员成为运动健身的传播者效果更加直接,对于慢病防治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