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病是指在长期亚健康状态下转化的一大类病程较长,发展缓慢的疾病,其成因复杂,无法彻底治愈。
是一系列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对自身、 家庭、社会都会有深远影响的身体器质性和精神性变化的现象。主要表现在身体上是各种病程较长,无法彻底治愈的疾病,表现在心理上的是抑郁等外在的长期负面情绪的心理疾病统称。
医学上把病程超过3个月的疾病称为慢性病。慢性病虽然病因不明,但导致慢性病产生的危险因素却是相同的,如不良的生活方式,不合理的膳食结构,缺乏运动,心里紧张、情绪低落、环境污染和遗传等。
大部分人的一生都会患有两种或更多慢性病,我国中老年人平均患有3.1种慢性病。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病有心脏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肝脏疾病、关节炎、哮喘和肺病、肿瘤和癌症、慢性痛症、慢性胃灼热和胃酸反流、艾滋病、炎性肠道疾病、肾结石、多发性硬化症、帕金森病、消化性溃疡病、肾衰竭,男性前列腺疾病、女性妇科疾病、卒中、心理抑郁等等。
据统计我国45%的慢性病患者死于70岁之前,全国因慢性病过早死亡占早死总人数的75%。我国现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、1.2亿肥胖患者、9700万糖尿病患者、80%家庭人均食盐和食用油摄入量超标。未来20年,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主要慢性病患者人数将增长一到两倍,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将增长80%以上
根据2010—2012年最新调查数据显示:我国城乡居民膳食能量供给充足,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。与2002年相比,城乡居民身高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,尤其是6~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、体重增幅更为显著;成人营养不良率降低2.5个百分点;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降低3.1和4.4个百分点;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下降了10.4个百分点,其中6~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下降7.1和11.7个百分点。
“但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善,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有所变化,超重肥胖问题日益凸显。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.1%和11.9%,较2002年分别上升7.3和4.8个百分点。6~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.6%、肥胖率为6.4%,比2002年上升了5.1和4.3个百分点。特别是城市小孩的肥胖和超重的发生率明显加快。”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常继乐指出,不论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,超重肥胖率增长幅度都高于发达国家。
伴随着营养过剩现象存在的同时,贫困地区的老人和孩子还陷入在营养不良的困境里。“在农村贫困地区,消瘦仍然是6~17岁儿童青少年主要的营养不良问题,营养不良给儿童带来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,不仅会造成孩子的体格、智力发育迟缓,而且大大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。”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指出,“同时,农村贫困地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率为8.1%,需要予以重视。”
心脑血管病、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
高血压、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,也是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。近年来,我国高血压、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,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.2%,糖尿病患病率为9.7%。报告指出,心脑血管病、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,占总死亡的79.4%。
国内外经验表明,高血压、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疾病,关键是要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和患者,积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等综合防控手段。“10年来,我国居民高血压、糖尿病的知晓率、治疗率和控制率有了明显提升,与高血压、糖尿病密切相关的脑卒中发病死亡上升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。”王国强介绍。
报告指出,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,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/10万,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、女性发病首位。癌症死亡率为144.3/10万,死因前五位分别是肺癌、肝癌、胃癌、食道癌、结直肠癌。影响我国癌症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老龄化,去除老龄化因素,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略有上升。
据了解,卫计委近年来推动一系列的癌症防治工作,例如初步建立防治体系、全面启动肿瘤登记工作、实施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试点工作、提高肿瘤规范化诊疗和基本用药保障水平等。
近年来,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日益引起关注,其患病率、致残率高,疾病负担沉重,死亡率为68/10万,是我国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,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具代表性,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为9.9%。由于人口老龄化、吸烟、空气污染、新病原与耐药病原等问题的长期存在,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形势会更加严峻。
吸烟、过量饮酒、不合理饮食、活动不足是威胁健康的四大行为危险因素
报告指出,吸烟、过量饮酒、不合理饮食、身体活动不足在我国居民中广泛存在,已成为引发慢性病的四大行为危险因素。
当前,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人,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.1%,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2.9%,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.4%。
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人均年酒精摄入量为3升,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.3%,其中男性为11.1%。控制有害饮酒有助于降低肝脏疾病、胰腺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癌症等发病风险。
传统饮食中,高盐、高脂问题依然突出,很多居民对此不以为然。令人担忧的是,我国成年人经常锻炼率只有18.7%,社会转型期工作、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心理等压力也对健康造成了负面的影响。
“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,是慢性病防控的最佳手段。”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表示,实践证明,约80%的早发心脏病、脑卒中和Ⅱ型糖尿病以及40%的癌症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加以预防,每个人积极参与和行为改变,才能真正做到“我的健康我做主”。
虽然慢性病发展形势严峻,但国内外经验均表明,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。相对于生物遗传学因素,积极对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决定因素进行有效干预,将是我们成功防控慢性病的关键我们称之为“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”。例如,政府部门要围绕健康影响因素在法律、政策、规划和工作机制等各个方面加强政策协同和措施联动;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关注健康和健康影响因素,通过爱国卫生运动等有效组织形式形成慢性病防控的合力;当然,最根本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意识到应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起责任,因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,永远都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最有效、最直接、最经济的方法。
(附)慢性病可以彻底治愈吗?
其实慢性病不能根治。
许多慢性病人认为治病的目的,是为了彻底根治、一劳永逸、永不复发;因此他们孤注一掷、拼死奋斗、毕其功于一役。
刘纯在《短命条辩》里说:“痼疾者细作也。蓄毒于人久矣。其逢时而动。宜日夜小心之。”;你看,刘纯是锦衣卫的副司令,他说慢性病就像奸细一样,隐藏在人体内部,在一定的时机就要蠢动,我们要日日夜夜小心它。
是啊,发病基因、病灶造成的器质性损害就是奸细;敌中有我,我中有敌,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,也是不可根除的问题。
因此那种认为一个团体应当非常纯净,不应当有奸细的想法是可笑的;而那种认为一个人体也应当非常纯净,不应当有慢性病的想法也是可笑的。怎么办?只能小心谨慎。
说句泄气的话,慢性病只能缓解,而不能根治,并且极易复发。
是啊,治疗急性病与慢性病的结局完全不同,治疗急性病的结局是痊愈,是一劳永逸、是永不复发;而治疗慢性病的结局却不容乐观。
这是因为许多慢性病人的体内隐藏着发病基因、病灶造成的器质性损害,因此即便在治疗之后,通过CT、B超、血液、尿液等检查未见异常,但是实际上并未消除发病基因、也未消除器质性损害,更何况所谓一切正常的检查手段本身是有误差的。
也就是说,一个人吃了一顿饭之后,他能够一辈子不吃饭吗?不能!一个人洗了一次澡之后,他能够一辈子不洗澡吗?不能!一个人刮了一次胡须之后,他能够一辈子不刮胡子吗?不能!所以要想过好日子,他们必需知道一些生理现像。一个慢性病人要想过上好日子,也必需知道一些病理现像;这就是在缓解之后,必需继续使用七分养去克服自己的缺点;这个缺点就是自己体内隐藏着发病基因,以及病灶造成的器质性损害。
我们不能试图一辈子只吃一顿饭而把自已撑死,我们也不能试图一辈子只洗一次澡而把自已臭死,我们更不能试图一辈子只刮一次胡须而把自已刮死;同样的道理,我们不能采取极端的治疗手段对付慢性病而死伤,我们也不能认为慢性病的治疗结果就是根治,我们更不能在慢性病缓解之后就掉以轻心。
许多慢性病人经过三分治七分养之后,通过CT、B超、血液、尿液等检查都正常了;于是又恢复了不良的生活方式,因此慢性病又复发了。例如:
①一个阳萎的病人经过三分治七分养之后,看似恢复了往日的雄风;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,他还会出现老年性阳萎。
②一个肌无力的病人经过三分治七分养之后,看似恢复了正常的肌力;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,他还会出现老年性肌无力的症状。
③一个肝硬化的病人经过三分治七分养之后,看似恢复了正常的肝功能;但是如果又喝酒,那么就会再次出现肝脏的损坏。
④一个慢性气管炎的病人经过三分治七分养之后,看似恢复了正常的呼吸功能;但是如果又呼吸污染的空气,那么就会再次出现呼吸功能的损坏。
⑤一个糖尿病的病人经过三分治七分养之后,看似恢复了正常的血糖水平;但是如果又吃油脂、细粮,那么就会再次出现血糖的升高。
⑥一个胃溃疡的病人经过三分治七分养之后,看似恢复了正常的胃粘膜;但是如果又吃辣椒,那么就会再次出现胃溃疡的症状。
⑦一个癌症的病人经过三分治七分养之后,看似消除了肿块;但是如果又吃活血化痰的食品、药物,那么就会再次出现癌症的复发。
⑧一个慢性肾炎的病人经过三分治七分养之后,看似恢复了正常的肾功能;但是如果又吃了垃圾食品、药物,那么就会再次出现肾功能不全。
⑨一个骨质增生的病人经过三分治七分养之后,看似恢复了正常的骨密度;但是如果停用了牛蹄筋汤,那么就会再次出现骨关节异常。
⑩一个动脉硬化的病人经过三分治七分养之后,看似恢复了正常血管功能;但是如果又吃油脂、细粮,那么就会再次出现高血粘、高血脂。
总之,正是因为慢性病是不能根治的,看似恢复了正常,其实只是缓解;因此需要病人长期地保持正确的生活方式,只有这样才能不复发。可见企图使用西医的方法,一劳永逸地根治慢性病是不可能的,也是没有必要的;也正是因为许多慢性病人存在着这个误区,因此孤注一掷而吃亏上当。
许多病人经过三分治七分养之后,看似恢复了正常;于是就问我:“我的病好了,该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了吧?”;我说什么呢?我只能说:“你的病与我有关系吗?”。是的,许多病人认为慢性病好了就是根治了,其实不然,病是自家生;恢复了不良的生活方式,慢性病就会死灰复燃。
其实,任何自称能够根治慢性病的方法都是不科学的,因为现代的医学技术除了药物、器材通过了国家鉴定之外,现在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完全治愈慢性病的效果。